為深入貫徹大思政課“實踐育人”核心要求,打通理論與現實結合的關鍵環節,近日,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逐夢礦冶情 點燃報國志”暑期大思政實踐隊伍奔赴具有光榮歷史的革命老區于都縣,在江西盤古山鎢業有限公司隆重舉行了主題為“牢記囑托強國有我 行走贛鄱感恩奮進——文化贛鄱行”之“礦冶”文化線路活動的啟動儀式暨礦冶歷程鑄魂講活動。此舉旨在依托贛鄱大地豐厚的紅色資源與礦冶文化,為學生搭建起學思踐悟、身體力行的沉浸式育人平臺。

圖為講解員正為校領導一行和身著統一服裝的江理實踐隊員,深情講述“仁風山整軍”等礦冶革命史,于紅色展板前共赴歷史時光。

圖為江西盤古山鎢業公司鐘益民副總經理正在為大家歡迎致辭。

圖為江西理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徐志峰

圖為紅色文化宣講團黃惠賢為大家進行紅色宣講。

圖為校史館講解員馬琮博正在講解《盤古山與冶金學院的金石之路》。

圖為江西理工大學徐志峰副書記(左)與盤古山鎢業鐘益民副總經理(右)共同為校企共建的‘大思政課’教學基地揭牌。

圖為全體成員集體合影照。
活動內容豐實,形式生動,融理論學習、歷史體悟與互動實踐于一體。儀式伊始,實踐隊員們在盤古山社區黨支部書記楊佑梅的引領下步入仁風山調查館,厚重的歷史積淀與先輩艱苦奮斗的實物場景,瞬間將大家帶入了那段波瀾壯闊的礦冶報國歲月。在公司會議室舉行的啟動儀式上,氛圍莊重。盤古山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益民首先致歡迎辭,飽含深情地闡述了企業根植紅土、服務國家戰略的發展歷程。隨后,大學生紅色文化宣講團黃惠賢同學以《盤古鎢砂路,鐵骨筑紅途》為題,聲情并茂地再現了革命戰爭年代鎢砂運輸線上滲透血與火的悲壯篇章;校史館講解員馬琮博同學則通過《盤古山與冶金學院的金石之路》,鉤沉起學校與礦山在冶金人才培養和科技攻關上休戚與共的光輝歲月。馬克思主義學院朱賢凌老師的專題思政課《鎢如何成為中國革命與工業發展的“關鍵礦產”》,更是將理論與實踐深刻交融,深刻揭示了鎢礦資源在中國革命史上的特殊貢獻及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的戰略意義。最后,校黨委副書記徐志峰在講話中勉勵學子們深入理解礦冶精神的時代價值。活動的高潮在“思政課”教學基地揭牌和實踐隊授旗儀式中到來:徐志峰副書記與鐘益民副總經理共同為基地揭牌,鮮紅的隊旗由徐副書記鄭重授予實踐隊長,象征著“行走的思政課”正式揚帆啟航。儀式的尾聲定格在全體成員的合影中,記錄下這堂由紅色基因、礦冶血脈與時代使命共同澆筑的特殊思政課的第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