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奕陽)為更進一步了解鄉村低碳環保之路的發展,山東財經大學渝林碳息小隊在7月3日前往喜觀村進行了有關低碳環保的調研活動,通過對村民的走訪調查深入了解低碳環保對于鄉村生活的影響。
喜觀村地處重慶璧山區七塘鎮,在2021年11月入選農業農村部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在2025年5月獲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授予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喜觀村以番茄小鎮、昆蟲王國等農文旅游項目推動鄉村振興,集成了黨群服務、游客集散、農產品展銷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7月3日早上十點,小隊在當地居民委員會代表的帶領下,對村中居民開展了實地調研活動。村民們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同學們,在經允許下在調研途中拍照錄像。據村民描述,村中有統一的垃圾回收站,且在訪問村民的路上觀察到每隔一段距離都有專門的分類垃圾桶。對于廢棄的礦泉水瓶,也會有人專門地回收。小隊采訪到一位年紀稍大的村民有關肥料包裝袋的問題,村民說到:“化肥袋袋嘛,好點的就留下來裝點東西,不好的就把它甩掉了嘛。(村里)有統一的垃圾回收站,我們甩到那里就可以了。”現如今村子里燒火做飯大多數都是用天然氣,“平常隨便整點吃的的時候就用天然氣嘍,要整很多的時候就燒柴,比較天然氣嘛肯定更貴一點。”一位大娘為小隊成員介紹著。經小隊成員了解,大多數村民中的莊稼為玉米,而種植玉米產生的秸稈該怎么處理呢,一位村民指著田中的機器為小隊成員介紹到:“以前這種東西都是直接燒了最方便嘛,但是后面又說對空氣污染嚴重啊就不讓大家伙再燒了。現在我們基本都是用機器來粉碎或者說堆成肥料,這樣整起就不容易污染空氣了,還能增加用處嘞,還把大家的化肥錢也省下了。雖然一開始整起確實很麻煩,但是后面慢慢習慣了也就好了”
圖為小隊采訪村民。劉清寧 供圖
在前往其他村民家的途中,小隊成員詢問了代表有關喜觀村的發展。“村里以前主要是以做皮鞋為主的,但是后面因為污染太嚴重就被轉型了。關掉了皮鞋廠然后去讓大家轉型去種地了。后來村里頭的環保意識開始慢慢加強了,我們每個月還定期組織‘環保小衛士‘的活動。”一路上,都有關于低碳環保的標語,時刻提醒著人們注意保持低碳環保的生活品德。
圖為喜觀村路中拍攝。朱曉曦 供圖
代表還介紹到:“我們還專門整了一套專門的方法來處理那些生產廢棄物,現在95%的農業廢棄物都能循環利用。,本地還不允許鋪那些人工的草皮,用的都是本地的野花野草嘞。”此外,喜觀村也在持續的發展有關蔬菜科技的創新,小隊在遠處的田地中發現了“蔬菜科技創新,助力產業發展”的標語。“你們看那些遠處的棚子都是專門裝的有高科技嘞,能時刻檢測里面的溫度啊、濕度啊,還能在植物出現狀況的時候給你顯示解決的方法呢”代表介紹到,“不僅如此,外面的人點進我們的鏈接就可以實時觀看大棚的情況,這樣也能促進大家了解并購買我們的這些蔬菜產品。”代表還向大家推薦了村里的番茄小鎮,還說著讓大家有空去體驗體驗。路過番茄小鎮,盛夏的番茄小鎮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一片紅色果實,而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海洋。園中不少村民正在其中勞作,將剪下的枝葉與田間的雜草收集起來,再運到專門的堆肥區。這些“綠色垃圾”經過一定的處理就會變成優質的有機肥料。番茄小鎮也在通過精細的廢物資源化,無聲地踐行著低碳環保、可持續利用的生產模式,讓每一份資源都能物盡其用。
圖為喜觀村路途中拍攝。張奕陽 供圖
隨著返程時間的到來,小隊成員坐上返程的汽車準備離開村子。窗外略過一片又一片綠油油的田地,幾位村民在田地中忙碌著。在大棚的附近,幾個村民正通過機械屏幕了解棚中蔬菜的情況。路上一道又一道的告示牌時刻提醒著人們低碳生活的重要性。這次調研讓隊伍的成員都深刻了解到了有關鄉村低碳生活的發展與進步,這是屬于人民對低碳生活發展的努力方式。低碳生活不僅僅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每個村民為實現低碳生活所做出的一點點貢獻。喜觀村用行動證明,低碳與增收可以同向而行,廢棄物的循環鏈條穿起了產業,科技應用提升了效率,環保意識扎根在每一個人的心里。隊長總結道:“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會意識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為此做出改變。鄉親們用行動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低碳與科技的組合將會帶來越來越多的精彩發展。”
圖為小隊成員在喜觀村拍攝。劉清寧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