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紹興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化翼知行”實踐團深入紹興鄉村,通過一周的深度調研先后來到越城區鑒湖街道云松村、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和浙東運河博物館,以腳步丈量熱土,探尋鄉村振興的生動密碼。
山水之間,“三有”邏輯煥新生

漫步云松村,千年古銀杏見證蛻變:閑置舊廠房變村集體資產“云松客廳”,荒僻小徑成為熱門游步道。村干部帶領村民們“巧思巧做”,用“有人來、有事干、有錢賺”的智慧,讓鄉村活力涌動。隊員們還化身“食安衛士”,用方言為老人科普,踐行家園共建理念。
蘭香科技,芬芳里釀出共富甜

走進“中國春蘭故鄉”棠棣村,蘭香里藏著科技興農的共富密碼: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13萬元,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科技賦能讓千畝蘭圃可通過手機精準調控,更讓昔日珍品蘭花“飛入尋常百姓家”,花農婆婆笑言:“以前挑到村口賣,現在家門口就能做生意!”
千年活水,滋養今朝鄉村新韻

穿行浙東運河博物館,千年水脈訴說古今。現如今,運河兩岸巧妙借水造景、借景生財,將古老的水利設計與人文精神,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驅動水生態經濟發展的現實動能,生動印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云松村盤活資源、踐行“三有”的生動實踐,到棠棣村科技賦能、蘭香富民的創新探索,再到運河千年文脈為沿岸鄉村注入的獨特發展動能,本土特色的挖掘、科學規劃、黨群同心,正是鄉村振興的活力源泉。學子們表示,這份田野智慧,將激勵他們未來以更扎實的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