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視角下的紅色振興:延安革命紀念館里的鄉村致富密碼
7月15日,以 “紅色文旅發展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 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革命圣地延安正式開啟,革命老區復興團將探尋延安如何將紅色基因轉化為發展動能,讓革命老區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第一站,團隊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
圖1:延安革命紀念館
展館內的時空對話:觸摸延安的紅色記憶與發展脈搏
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革命老區復興團調研組成員便感覺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展館內,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無聲卻有力地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卻充滿希望的歲月。調研組成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認真聆聽著每一個細節,不時駐足沉思、記錄感悟。
圖2:紀念館內展品圖
從 1935 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到 1948 年中共中央東渡黃河前往西柏坡,延安作為中國革命的圣地,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轉折,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在這里,毛澤東同志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等光輝著作,指引著中國革命的方向;在這里,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這里,召開了黨的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空前團結和統一。
隨著講解的深入,展館的內容逐漸從革命歷史延伸到了新中國成立后延安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延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對延安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產業發展,從生態保護到民生改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讓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延安的發展始終牽動著國家領導人的心。多年來,多位國家領導人親臨延安視察指導工作,關心老區人民的生活,為延安的發展指明方向。全國人民也始終牽掛著延安,通過各種方式支持延安的建設。這種來自中央和全國人民的關懷與支持,成為延安發展的強大動力,也為延安紅色文旅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深入交流探路徑:紅色文旅鋪就村民致富路
參觀結束后,調研組成員與延安革命紀念館的管理人員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座談交流。管理人員結合自身工作經歷,詳細介紹了延安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如何幫助村民借助紅色文旅遺產實現致富的具體做法。
圖3:與工作人員交流
“紅色文旅是延安的金字招牌,如何讓這一招牌惠及更多村民,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經負責人介紹,團隊得知延安市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文旅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到紅色文旅產業中來。
開辦農家樂是村民參與紅色文旅產業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延安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游客前來參觀學習。為了讓游客能夠更好地體驗延安的風土人情,政府引導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屋改造升級,開辦具有陜北特色的農家樂。這些農家樂不僅提供可口的陜北美食,如油糕、涼粉、羊肉面等,還裝飾有陜北剪紙、陜北民歌等元素,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感受濃厚的地方文化氛圍。
為了提高農家樂的服務質量和經營水平,政府還組織開展了專門的培訓活動,邀請專業的廚師、服務人員為村民授課,內容包括菜品制作、服務禮儀、經營管理等方面。同時,政府還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對農家樂進行宣傳推廣,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消費。
除了農家樂,延安還積極發展其他與紅色文旅相關的產業。比如,鼓勵村民制作和銷售紅色文創產品。這些文創產品以延安革命歷史為題材,包括徽章、紀念章、書籍、字畫、手工藝品等,既有紀念意義,又具有實用價值,深受游客喜愛。政府為村民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銷售平臺,幫助他們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
此外,延安還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演藝產業。通過編排以延安革命歷史為背景的實景演出、舞臺劇等,吸引游客前來觀看。這些演出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如演員、場務、售票員等。
“以前我們村主要靠種地為生,收入微薄。自從村里發展紅色旅游,我開了這家農家樂,每年的收入比以前種地翻了好幾番。” 一位農家樂經營者的話,道出了紅色文旅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據統計,僅延安革命紀念館周邊的幾個村莊,就有上百家農家樂,帶動了上千名村民就業增收。
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到延安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的行動中來。許多企業通過捐款、捐物、投資等方式,支持延安紅色文旅產業的發展。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則為延安提供了智力支持,幫助當地制定發展規劃、開展人才培訓等。
紅色引擎驅動鄉村振興:延安的實踐與啟示
延安的實踐充分證明,紅色文旅是推動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紅色文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產業支撐、促進了鄉村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了鄉村的文化內涵。通過發展紅色文旅產業,延安不僅傳承和弘揚了紅色文化,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紅色基因的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這為其他革命老區發展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首先,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紅色文旅品牌。其次,要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為紅色文旅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再次,要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村民成為紅色文旅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最后,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形成推動紅色文旅發展的合力。要吸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到紅色文旅產業的發展中來,共同為革命老區的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此次延安之行,讓 “革命老區復興團” 的調研組成員們深受觸動和啟發。成員之一表示,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深入了解了延安的紅色歷史和發展歷程,更看到了紅色文旅在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將積極宣傳延安的經驗做法,為推動革命老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4:成員拍照留念
延安的故事還在繼續,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徐徐展開。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延安必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讓革命老區的明天更加美好。
圖/郝逾,文/王雅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