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非遺入童心。7月25日上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點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務隊新芽分隊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路口鎮沙墩村,為當地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奇妙的紙翻花”非遺文化體驗課程。主講老師齊暢帶領孩子們近距離領略了傳統技藝的魅力,在稚嫩童心中播撒下珍視文化遺產的種子,在寓教于樂中培養文化自信和保護意識。
清晨,在齊暢老師帶領沙墩村30余名孩子邁入紙翻花的奇妙世界,齊暢老師以紙翻花的起源與演變為切入點,主講老師齊暢首先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紙翻花的歷史淵源。"紙翻花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齊老師邊說邊展示了幾種不同樣式的紙翻花作品,孩子們立刻被這些能夠"變魔術"的紙藝品吸引住了目光。課堂上氣氛活躍,互動問答環節中,孩子們紛紛舉手,積極分享自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步認識和見解,展現了濃厚的興趣。

孩子們積極舉手互動發言 喬金格供圖
隨著課程深入,齊暢老師播放了一段非遺傳承人展示紙翻花技藝的視頻來幫助孩子們更直觀的感受非遺。視頻中,紙翻花在藝人的手中變幻無窮,一會兒變成嬌艷的花朵,一會兒化作展翅的飛鳥,色彩斑斕的樣子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不時發出驚嘆聲,展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齊暢向孩子們介紹紙翻花 喬金格供圖
隨后,課程進入實踐制作環節。齊暢老師首先拿起紙張,一步一步地向孩子們演示紙翻花的制作過程,從紙張的折疊到剪裁,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清晰細致,接著向孩子們分發紙張、剪刀等制作道具,帶領孩子們親自體驗紙翻花的制作過程,孩子們紛紛執起畫筆,發揮想象,在紙張上設計個性紛呈的圖樣,再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沿著畫好的輪廓細致地描摹、裁剪,成功制作小朋友們“專屬”的紙翻花。這一過程讓孩子們們切實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無窮魅力。課程結束后,孩子們興奮地展示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紙翻花作品,臉上洋溢著成就感和喜悅。這些色彩斑斕的紙翻花,不僅承載著孩子們的創意與夢想,更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古老的技藝在現代兒童的手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齊暢帶領孩子們動手制作紙翻花 喬金格供圖
這堂課程以小見大,讓孩子們在指尖與紙張的互動里,觸摸到傳統文化的溫度,在對非遺代表作與傳承故事的了解中,孩子們不僅近距離接觸了非遺項目,更在動手動腦、視聽結合中領悟了“認識非遺,珍視非遺”的深刻內涵,增強了文化自豪感和保護傳承意識。
據悉,華中農大點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務隊持續多年專注于鄉村教育事業,致力于在課業幫助之外帶領鄉村兒童開闊視野,認識世界,促進鄉村兒童實現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此次非遺翻花課程是志愿服務隊在鄉村教育探索中的又一次創新嘗試,旨在通過傳統文化的傳承,開發孩子們的創意與想象力,并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自信。而華中農大“點亮星空”志愿服務隊新芽小分隊也將繼續前行,在鄉村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實踐,為鄉村兒童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撰文丨王佳琦 關悅童
圖片丨張寶增 喬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