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工業的“血脈”,是經濟發展的命脈。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安全和能源強國建設相關重要論述,進一步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關于能源轉型的講話精神,近日,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薪火紅言、篤行報國”赴陜北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調研團到達榆林,前往陜西延長石油榆林可可蓋煤業有限公司開展調研。
井上參觀:“智慧大腦”洞悉全局,智能球倉廣納煤海
走進可可蓋煤業公司,現代化建筑巍峨聳立,實踐團師生沿著整潔寬闊的園區道路,先后參觀了行政辦公大樓、職工生活區、文化體育運動中心以及智能調度中心、儲煤氣膜倉等核心場所。
通過實地參觀,實踐團師生深刻感受到,可可蓋煤業不僅在生產技術上追求現代化,更在員工關懷上彰顯溫度。現代化的生活設施和人文環境,既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也生動詮釋了企業管理的精細化水平與“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在智能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向實踐團介紹道,“可可蓋煤業公司運用5G技術實現了井上、井下關鍵設備高速互聯、高效互通及智能控制”,并現場對綜合管控平臺如何讓采煤、運輸、通風等各環節的實時數據實現互聯與集中監控進行了演示和講解。
在儲煤氣膜倉,經工作人員介紹,實踐團了解到可可蓋煤業公司克服了嚴寒、大風及倉壁結露等不利施工因素,優化噴膜煤倉技術,改進砼配合比,實現了少人化、智能化球形倉建設,在礦井選煤廠周邊分別建設了2個產品球形倉和1個原煤球形倉,其中規模最大的球形倉直徑達66m,高度達70m,可儲存煤量10萬噸,形成“三球”鼎立之勢,可容納“百川煤海”。
在洗選工區,實踐團師生們見證了從原煤到精煤的蛻變之旅。自動化流水線井然有序,特別是重介淺槽分選技術,實現了資源的高效、精準分選和清潔利用,生動詮釋了綠色礦山建設的深刻內涵。
井下參觀:智能設備助增產能,安全信仰筑牢保障
接受相關安全培訓后,實踐團師生在可可蓋煤業公司綜采隊隊長商佳新帶領下,穿戴好礦工服和相關設備,坐上防爆無軌膠輪車,深入500米礦井深處,參觀智能掘進工作面,感受“現代采礦”工作場景。
新形勢下煤炭的戰略屬性與壓艙石作用更加突出,新質生產力是助推煤炭產業深度推進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實踐團師生沿著行人通道依次參觀了設備列車、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機等井下綜采專業設備以及中央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硐室。近距離感受了現代化綜采設備集群高效協同作業的磅礴力量。
在路過“黨員先鋒驛站”時,實踐團成員感慨道,“沒想到井下也有黨員示范崗”。工作人員介紹到,“黨員先鋒驛站”主要用于井下安全培訓、井下生產操作技能探討以及員工談話、用餐等。實踐團深刻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可可蓋煤業“安全生產、幸福生活”的工作理念。
本次調研,實踐團師生深切感受到了現代化礦山的魅力,也激勵了青年們篤行報國、擔當時代使命的信念。下一步,實踐團師生將帶著收獲與感悟在校園和社會的“大課堂”中砥礪初心,鍛煉本領,以新時代青年的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增添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