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深入探訪,體悟山河隆昌
中國青年網河池8月14日電(通訊員 李航)為響應團中央“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三下鄉”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了解我國鄉村振興現狀。8月3日至8月7日,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遇見都安”實踐隊赴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鎮圍繞”聚焦鄉村振興,助力家鄉繁榮”開展了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澄江翠林尋野跡,平野濕地覓仙蹤

2022年8月3日,實踐隊來到廣西都安澄江國家濕地公園,探訪山與水的完美交融,領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公園內建設有濕地管理中心、旅游服務中心、生態度假項目、濕地科普設施、生態旅游步道、旅游娛樂設施、農耕DIY活動項目,占地面積共達864公頃。公園內部具有廣西獨特的喀斯特天窗和石芽景觀、豐富的濕地動植物、特色的“濕地—農田—森林”復合生態系統等資源特色,濕地資源獨具特色。另外,公園在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的同時,還在邊緣區域的居民交界處允許居民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水稻栽種、水產養殖等生產經營活動,融開發利用和保護為一體,深刻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公園現階段仍處于建設完善當中,所以當前公園內部管理仍需進一步加強。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可以吸引眾多國內外游客,以每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計,平均每位游客消費門票、餐飲、娛樂等為旅游景區貢獻200元,每年景區收入可達2億元,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二、走入尋常百姓家,竭誠為民葆初心
2022年8月4日,為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現狀,感受黨和國家對貧困居民的幫扶實效,實踐隊來到了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鎮仙埌社區進行實地參觀和采訪。該社區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外部環境干凈整潔,并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娛樂設施,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不少居民表示,搬遷后的生活各方面都便利了許多,國家和當地政府也對搬遷貧困戶提供一定補貼和優惠。但部分居民也存在生活開銷大、收入不穩定導致的入不敷出的情況,仍有部分居民對搬遷后的生活不太適應,不能完全融入新的生活。鄉村振興戰略初顯成效,給民眾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還有很長一段路還要走。

2022年8月5日,實踐隊再次來到仙埌社區對當地居民進行反詐入戶宣傳。實踐隊成員挨家挨戶提醒居民要提高防詐騙意識,并幫助未下載國家反詐APP的居民進行下載操作。入戶過程中,實踐隊了解到許多居民對防詐騙知識有一定了解,但也有部分居民防詐意識較淡薄,需耐心引導。總體而言,居民都很配合社區的工作。

2022年8月7日,為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區建設,體悟當地鄉村振興戰略進程,實踐隊對社區第一書記蒙秀華書記進行采訪。蒙書記全面介紹了社區建設工作,即“重黨建、穩隊伍、保基礎、保政策、促就業、強服務”六個方面。談及社區管理、服務的問題,蒙書記表示,作為基層工作者,首先要有一顆為群眾辦實事的決心,“群眾動嘴,干部跑腿”,幫助群眾融入城市化新生活;其次要提高服務的質量,為人民服務是永無止境的,基層工作者要把心沉下來。對蒙書記的采訪也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基層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為群眾謀福祉的決心和恒心。
三、產業興民促就業,心懷故里勇擔當

2022年8月6日,實踐隊來到深圳寶安—河池都安粵桂協作產業園區進行了參觀,并對都安海岳運動器材有限公司藍總經理進行了采訪。生產車間內,生產設備擺放整齊,生產環境干凈整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風設備。據藍總經理表示,該園區多為就近易地搬遷的居民,公司之所以沒有用機器來替代簡單重復的工作正是因為想要給當地百姓提供就業機會,讓當地百姓實現家門口就業。在采訪過程中,藍總經理這樣說:“因為我家就在這里,現在我們在外面發展的這么好,為什么不為自己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呢?”這也是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藍總經理對于家鄉的熱忱之心,看到了當代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偉大胸襟。
結語:
孫文先生曾對青年寄予厚望:“唯愿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此次三下鄉實踐也讓我們對先賢的寄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唯愿當代青年在黨的正確帶領下發憤圖強,答好新時代青年人的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