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這是學生資助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也對新時期的學生資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8月,在河海大學商學院輔導員陳鵬老師的帶領下,“筑夢河海”資助政策宣傳團隊前往江蘇南通市、南京市等多地開展資助政策宣傳活動,深入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需求,把學校的關懷和溫暖及時送到學生手中。
圖1
入戶話資助,助夢想啟航
在新生的家訪過程中,“筑夢河海”資助政策宣傳團隊來到了新生馬同學、施同學等多位受資同學家中,實地了解學生們的家庭情況。團隊成員介紹了學校“獎、助、貸、勤、免、補、減、償”八位一體的學生資助保障體系,重點宣傳講解了生源地國家信用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學校臨時困難補助等各項資助政策。團隊成員們還分享了自己入學以來的經驗心得,針對不同專業分別給出個性化建議,引導新生做好步入大學后的時間管理、學涯規劃、實踐實訓等方面的準備。受訪學生和家長們紛紛表示,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期待,一定牢記國家的殷殷囑托,刻苦學習,勤奮鉆研,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在老生的家訪過程中,“筑夢河海”資助政策宣傳團隊走入多戶困難學生家中,耐心介紹了河海大學的各項資助政策以及學校在學術發展、實踐鍛煉、出境交流、就業創業等方面提供的指導幫扶。針對近期突遭重大變故的家庭經濟困難在庫學生,“筑夢河海”資助政策宣傳團隊專門前往當地醫院看望該生及其母親,陪同她一起處理相關問題,在物質和精神給予幫助。
同時,為了做好2023級新生入學適應性教育工作,團隊還走訪了23級南通新生徐同學、楊同學和顧同學等同學家中。對于嶄新的大學生活,他們存在很多困惑和疑問。團隊成員們耐心指引他們合理開展學涯目標規劃,并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分別給出建議,引導新生做好入學準備,樹立理想信念。受訪學生們紛紛表示感謝,能夠在入學之際擁有對大學生活比較清晰的定位與認知,將大學視為縱情揮灑青春的天地,踔厲奮進夢想的階段。
訪基層經驗,學資助創新
為學習了解當地資助部門關于學生資助工作的經驗,“助飛計劃”團隊來到了南通市通州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與朱雪峰主任圍繞學生資助工作的開展情況及信息化建設進行座談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朱主任向團隊師生介紹了通州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資助政策宣傳情況。目前,資助管理中心根據各學校提供的學生信息,逐戶電話聯系困難學生,詳細介紹國家資助政策,確保每一位困難學子都能清楚了解有關政策。同時,朱主任特別分享了中心在信息化方面的創新實踐,為解決學生信息重復錄入、數據查找困難等問題,朱主任和工作人員自學計算機編程技術,編寫專門的軟件程序,將大量瑣碎復雜的資助數據規范整理成可以分析利用的數據資產,保證了資助基礎數據的標準統一,為實現精準資助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圖2
圖3
走基層宣傳,惠廣大學子
為擴大資助政策宣傳范圍,團隊成員回到高中母校、當地社區和資助辦等地進行資助政策志愿宣講。
在母校河池市高級中學與江蘇省常熟中學,團隊成員熱情地講解,使同學們對國家各項資助政策以及河海的大學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讓他們明白了求學路上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資助政策為他們保駕護航,可以一路放心求學,讓他們對大學生活多了一份向往和期待。
圖4
同時,團隊成員也在河池市高級中學資助辦進行志愿活動。她熟悉了河池市高級中學資助辦歷年的工作資料以及工作流程,給母校的同學們悉心講解相關資助政策,幫助母校的同學們進行大學生路費申請以及各種其他獎助學金的申請。另外,她還與當地貧困家庭學生以及父母進行深入交談,進一步了解學生資助目前實施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就此為河池市高級中學資助辦提出一些建議。
圖5
在南京市鼓樓區寧海路街道頤和路社區,團隊成員在社區居委會附近小廣場擺攤,開展“資助政策進社區”志愿宣講活動。團隊成員開設專門的咨詢點,給社區的家長和學生耐心講解國家現行的資助政策體系,宣傳河海大學的特色文化。在社區活動中心、街道、學校等人流密集處實地走訪,通過派發宣傳手冊、面對面宣講等方式解疑答惑,將學生資助政策送到社區街頭,送到學生身邊。
圖6
傳張謇精神,獻河海力量
1915年,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成為我國水利高等教育百年歷史的肇始。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在參觀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這次專門來南通博物苑,了解張謇興辦實業、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筑夢河海”資助政策宣傳團隊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前往南通博物苑,深入學習張謇先生的踐行實業救國、教育興邦的一生。
在張謇主題展廳,師生依次參觀了“民本意識”“誠信品格”“創新精神”“開放胸襟”“愛國情懷”五個部分的展出,透過歷史實物、文獻和圖片,了解到張謇先生一生用實業行善、注重以教育幫助困難群體的事跡,感受到張謇先生對教育的重視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團隊成員會將張謇先生以教育助人的慈善理念,在受助學生中進行廣泛宣講,促進社會責任感和誠信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進一步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張謇精神,在治水興邦的偉大征程中彰顯出更多的河海人的責任擔當。
圖7
圖8
本次社會實踐,“筑夢河海”資助政策志愿宣傳團深入學生,積極宣傳資助政策與河海文化,助力學校做好資助育人工作,探索資助育人新模式,用精準關愛為青春保駕護航,以資助育人助人生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