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號召,7月12日,蘭州理工大學文學院“你言我語,普潤東鄉”社會實踐團隊前往甘肅省臨夏自治州東鄉縣五家鄉的五家學校進行普通話推廣活動。
文學院與機電學院聯動,共同助力推普
本次實踐活動采取了獨特的一對一的幫扶模式。機電院學子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幫扶對象。他們在文學院實踐團隊進行推普工作中親切陪伴,共同進行推普小游戲。在陪伴下,帶著小朋友一步步逐漸了解普通話,進一步學習了普通話。溫馨陪伴,其樂融融,共同播撒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種子,深刻鑄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
游戲你我,溫潤推普行
再充足的準備工作之后,文學院的志愿者們以游戲(猜字謎,朗誦展板,繞口令等)的形式展開推普活動。猜字謎區域內,師生圍繞展板凝神思考,面對融合字形、讀音知識的謎題,通過討論、推理探尋答案。破解過程中,漢字的演變脈絡與發音規范隨互動自然傳遞,參與者在解謎的歡呼中,悄然深化對漢字的認知與理解。朗誦展板區的文字誦讀環節,機電院學子們帶著小朋友用普通話朗讀,并進行及時的糾正,在沉浸式聆聽中,普通話傳情達意的獨特魅力得以充分展現。繞口令區域成為全場焦點,“十是十,四是四”等經典內容引發發音較量。同學們在反復練習中克服發音難點,相互糾正、較真比拼,在詼諧氛圍里將普通話規范要求內化于心,有效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深入課堂,深化推普意義
深入課堂,為當地同學講述普通話相關知識,用語言向同學們傳達普通話的價值與學好普通話的意義——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既是維系民族團結、驅動經濟融通、傳承文化根脈的核心載體,又為個人突破溝通壁壘、推動社會包容互融、深化文化認同賦能,更在與方言共生中達成文化多樣與統一的和諧共生。此外,團隊成員還與同學們一起進行石膏繪畫,在一片片歡聲笑語中,讓大家既感受到了活潑、風趣的課堂氛圍,也讓同學們明白:講好普通話,從而利國利民利大家的重要性。理解推廣普通話對國家社會發展的深遠意義。
此次推廣普通話社會實踐,以獨特的一對一模式,從游戲場景的發音體驗到課堂上的語言解碼,不僅幫助數百名參與者突破方言壁壘、掌握語言規范表達,更讓普通話成為串聯文化記憶、消融地域隔閡的紐帶。文學院與機電院的學子們在教與學中帶領當地小朋友領悟語言的橋梁價值,深刻領悟“學好說好普通話,利國利民利大家”的真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