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藝術學院“三下鄉”系列報道之——藝啟非遺,美育童心
作者:魏丹 趙游泳 魏好 攝影:劉京育
為賡續中華文脈、助力鄉村文化振興,7月10日,湖南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暑期三下鄉團隊走進邵陽市邵陽縣胡橋村小學,以藝術為鑰,為鄉村兒童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非遺文化探尋之旅。
“敦煌紋樣遇藍印,童心共繪傳統美”。課堂上,實踐團成員圍繞敦煌紋樣與當地非遺藍印花布展開教學。講解后,孩子們屏息凝神,稚嫩的筆觸在紙上細細勾勒。當一幅幅充滿童趣的傳統紋樣躍然紙上,他們興奮地舉起作品,眼中閃爍著發現與創造的光芒,文化傳承的種子悄然播下。
“一葉一扇,匠心相傳”。隨后的非遺體驗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手工拓印時,教室里“叮叮咚咚”的敲打聲此起彼伏。孩子們手中的小錘,不僅是拓印紋樣的工具,更如清脆的鐘磬,叩響了感知美、創造美的大門。制作漆扇時,他們興奮地簇擁在志愿者身邊,眼神專注,屏息凝神,沉醉于傳統技藝的魅力之中。
小小的漆扇,盛滿了童真想象與非遺智慧的碰撞交融。小朋友們的童心意趣匯集成一個小型展覽,受到了家長們的喜愛和一致好評。
此次美育課堂,成員們以設計為橋,將千年敦煌的華彩與藍印的質樸引入童真世界,讓拓印的韻律與漆扇的光澤浸潤童心。這不僅是一場生動的美育實踐,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潤,成為青年學生以實際行動參與到“鄉村文化振興”國家戰略的現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