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安溪縣蓬萊鎮,暑氣裹挾著荔枝的清甜在山間流轉。7 月 6 日,福建農林大學 “三下鄉” 實踐隊 14 名隊員深入鶴前村,恰逢果農采收 “狀元紅” 荔枝,一串串紅似火焰的果實點綴枝頭。這場與豐收的邂逅,為 “農旅煥新,育苗筑夢” 實踐活動拉開序幕,隊員們以直播助農為切入點,用青春力量激活鄉村發展動能。

蓬萊鎮鶴前村果農采收 “狀元紅” 荔枝并修剪果枝,保障果實品質與來年收成。吳一虹攝
初遇紅荔:從果園體驗到助農初心
“這是咱鶴前村的‘招牌’——‘狀元紅’荔枝,再過幾天就全熟了!” 修剪果枝的果農見隊員駐足,熱情遞上紅荔。隊員們正用手機記錄豐收場景時,鶴前村書記趕來邀請:“去我家果園摘荔枝,讓更多人知道咱的好果子!”
果園里,連片荔枝樹枝繁葉茂,紫紅果實掛滿枝頭,清甜果香沁人心脾。村書記示范采摘技巧:“要在枝條分叉處整枝掰下,才不影響來年掛果。這品種耐儲存、果肉厚、汁水足,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 隊員們效仿著采摘,指尖觸到微糙的果皮,感受著果實的分量,更體會到果農勞作的不易。
烈日下的采摘讓隊員們汗流浹背,而果農們仍專注勞作。隊員王同學捧著荔枝感慨:“每顆果子都藏著果農的汗水,助農不是空話,而是落到實處” 這場沉浸式體驗,讓 “助農” 二字在隊員心中有了更鮮活的意義。
直播助農:用青春話語講好 “狀元紅” 故事
“家人們看過來!這里是蓬萊鎮鶴前村荔枝園,剛摘的‘狀元紅’新鮮出爐!” 清晨的荔枝樹下,實踐隊首場助農直播開啟。以荔枝樹為天然背景,說著從果農和村書記那里聽來的 “實在話”。
福建農林大學實踐隊在荔枝園直播推介 “狀元紅” 荔枝,同步宣傳蓬萊鎮文旅資源。吳一虹攝
鏡頭前,隊員施同學舉著荔枝展示:“大家看這紅中帶紫的果皮,紋路清晰,是‘狀元紅’獨有的標志。村書記說這品種在咱這長了上百年,水土養出的果肉特別厚實!” 他輕輕剝開果皮,晶瑩果肉顯露,汁水順指尖滴落,直播間瞬間沸騰:“看著就甜!”“怎么買?”
直播中,隊員們不忘為 7 月 13 日蓬萊鎮清水巖第二場荔枝文化節預熱:“到時候能玩游園游戲、品荔枝茶飲,還能逛清水巖,感受蓬萊文旅魅力!歡迎大家來打卡!” 樸實邀約讓直播間熱度攀升,網友追問詳情,周邊游客直言 “周末就來”。
從采摘技巧、“狀元紅” 生長周期,到荔枝園生態、蓬萊文旅資源,隊員們娓娓道來。這場接地氣的直播,架起城鄉溝通橋梁,讓枝頭紅荔成為連接鄉村與市場的 “信使”。
紅荔為證:青春擔當續寫農旅新篇
夕陽西下,直播結束后,隊員們望著滿背包的荔枝提議道:“和這些‘功臣’合張影!”14 人手捧荔枝笑靨燦爛,汗濕衣衫與紅荔鮮亮交相映襯,定格下青春助農的生動畫面。

福建農林大學 “農旅筑夢” 實踐隊與豐收的 “狀元紅” 荔枝合影,定格青春助農瞬間。吳一虹攝
“原來助農是把果子的好說給更多人聽,讓鄉村的美被更多人看見。” 這張合影不僅記錄了首次直播實踐,更藏著隊員們與蓬萊農旅發展的情緣。
據悉,實踐隊將在蓬萊鎮開展系列活動,持續助力農產品推廣與文旅宣傳。鶴前村的初遇與首秀,已為這個夏天寫下希望注腳 —— 當青春力量融入鄉土,當鏡頭聚焦田間,鄉村振興的畫卷正愈發鮮活,農旅融合的新篇正等待青年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