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在邵陽市五峰縣胡橋村,一場充滿民俗韻味的斗笠編織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吸引了眾多參與者,尤其是來自三下鄉活動隊伍中的志愿者們。
斗笠,作為傳統雨具,在鄉村生活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本次活動中,村民們熱情地向學習者介紹,斗笠主要由竹篾、蓑葉等材料制成。竹篾需挑選質地堅韌的竹子,經過破竹、劈篾等多道工序,加工成粗細均勻的篾條;蓑葉則要選取柔韌且防水性較好的葉片。村民們一邊介紹,一邊展示著這些原材料,讓志愿者們對斗笠的制作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編織環節,經驗豐富的村民師傅們耐心指導。從搭建斗笠骨架開始,將一根根竹篾巧妙交叉固定,形成斗笠的基本輪廓,再細致地用篾條編織網格,逐步增加斗笠的密實度。學習者們圍坐在師傅身旁,全神貫注地模仿著每一個動作,有的小心翼翼地穿梭竹篾,有的仔細調整編織的角度。雖然不少人起初手法生疏,但在師傅手把手的教導下,漸漸熟練起來。志愿者們的臉上洋溢著專注和好奇,眼神緊緊跟隨著師傅的雙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圖一斗笠技藝學習
一位參與學習的志愿者表示,以前只在生活中見過斗笠,卻從未了解過它的制作過程,這次親身體驗,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手工藝的魅力與智慧。此次在胡橋村開展的斗笠編織學習活動,不僅讓參與者掌握了一項傳統技藝,更重要的是,讓斗笠編織這一民俗文化在交流與傳承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也為三下鄉活動增添了濃厚的文化色彩。志愿者們在活動結束后紛紛表示,會將這份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愛和傳承帶回自己的生活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