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審以明志·青力青為”團隊深入淮安市楚州中學展開紅色審計精神宣講
7月15日,為將紅色審計精神知識進行科普宣傳,帶到基層。并且在此過程中讓更多學生了解到審計專業,進行南京財經大學審計學(天衡)專業招生宣傳,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團”前往淮安市楚州中學進行宣講活動,進一步介紹宣傳審計學知識。
活動當天,團隊成員走進楚州中學的教室,以“審計精神賦能基層”為主題展開宣講。他們從審計工作的歷史脈絡切入,結合革命時期的審計故事,講述老一輩審計工作者如何在艱苦環境中堅守崗位、捍衛財經紀律。通過展示延安時期審計制度的建立、新中國成立后審計體系的完善等歷史片段,學生們深刻理解了“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宣講中穿插了阮嘯仙、方志敏等先驅的事跡,成員們動情地表示:“審計不僅是技術,更是一份守護國家利益的信仰。”現場展出的歷史照片、文件檔案和紀錄片片段,讓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審計人“為國而審、為民而計”的初心。
在專業科普環節,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開審計學的神秘面紗。從“審計是什么”入手,講解審計與會計的區別、審計的三大類型(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再到數字化時代審計技術的革新,如大數據審計、區塊鏈應用等。成員們以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為切入點,如“審計如何保障扶貧資金落到實處”“審計如何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幫助同學們直觀理解審計的社會價值。互動問答環節中,學生們踴躍提問:“審計人員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審計證據有哪些類型?”宣傳團成員結合專業知識與生活經驗,深入淺出地解答,激發了同學們對審計的興趣。
招生宣傳部分,團隊成員簡要介紹了南京財經大學審計學專業的特色。作為國內較早開設審計學教育的院校之一,專業注重“理論與實踐并重、能力與素養雙修”。學院擁有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和先進的數智化教學平臺,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案例分析等培養數字化審計能力。成員們提到,專業畢業生廣泛就業于政府機關、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領域,升學與就業前景廣闊。對于有意報考的學生,宣傳團發放了招生手冊,鼓勵大家扎實學習基礎學科,培養數據分析能力和責任意識,未來投身審計事業。
實踐期間,團隊成員與學生們進行了深入交流。許多同學表示,原本對審計的認知停留在“查賬”“算錢”,但通過宣講才意識到審計工作關乎國家治理和社會民生。一名高二學生說:“以前覺得審計很枯燥,現在發現它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和責任感,特別有意義。”另一名學生提問:“學審計以后能進哪些單位工作?”成員們列舉了政府審計機關、金融機構、大型企業等多元就業方向,并分享優秀畢業生的成長案例,引導同學們規劃未來。活動結束后,不少學生主動咨詢專業細節,表示希望進一步了解報考信息。
通過此次“三下鄉”活動,以班級宣講的形式,將紅色審計精神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不僅拓寬了中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財經監督”的職業理想。未來,團隊成員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基層傾斜,助力培養具備社會責任感和專業素養的新時代青年。團隊成員也紛紛表示,看到同學們對審計的興趣與熱情,深感活動意義重大,期待更多青年學子加入審計隊伍,為國家的財經監督事業貢獻力量。
作者:張瀅璐 李慧 來源:南京財經大學審計(天衡)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