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前沿成果,深化專業使命感,2025年7月17日,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鑄家國魂護山河綠,聚民族情繪振興圖”社會實踐團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開展研學活動。
在專業講解員引導下,實踐團首先進入廣西生態環境展示中心。講解員通過高清影像與生態模型,系統介紹了廣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成效。隨后,實踐團來到南寧市大氣環境綜合監測超級站,講解員介紹,該超級站可實現對區域大氣污染的精準溯源與趨勢預測。之后,實踐團深入實驗室,仔細聆聽講解員講解水質分析、土壤重金屬檢測等流程。
圖為講解員在生態環境展示中心講解成果(通訊員韋覃菲攝)
圖為講解員在超級站介紹數據模型(通訊員韋覃菲攝)
圖為講解員在實驗室講解實驗流程(通訊員韋覃菲攝)
此次實踐活動為實踐團成員打開了觀察地方生態治理的實踐窗口。通過與科研人員的交流,大家對專業技能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深刻體會到環境科學需扎根理論,更需精準研判地方問題。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廣西生態環境廳合影(通訊員韋覃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