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歷程,增強專業認知與歷史責任感,7月17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秦工薪火”實踐團走進寶雞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開展以“探尋工業足跡”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成員實地參觀了遺址內的歷史廠房、老舊設備與文獻展板,感受到上世紀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艱辛歷程。長樂塬作為抗戰時期重要的工業轉移地,承載著工業企業在極端條件下堅持生產的歷史記憶。廠房內斑駁的磚墻與殘留的機械設備,見證了過去工人們在物資匱乏、環境惡劣下仍然堅持工作的精神風貌。
“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堅持生產,真的令人敬佩。”一位實踐隊員參觀后感慨道。實踐團成員邊走邊記,不時與講解員交流,對歷史背景、設備用途、廠區布局等展開深入了解。
通過此次研學參觀,同學們不僅對中國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也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專業學習方向的認識。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日常學習和實踐中,為將來服務社會、建設國家夯實基礎。
此次走進長樂塬,是一次扎實的研學活動,也是一次深度的職業認知體驗。同學們通過腳步丈量歷史,以思考連接現實,從過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