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鄉村全面振興規劃工作要點,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和數字鄉村建設。7月21日,桂林理工大學“智匯漓江,數字興村”實踐團深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楊堤鄉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聚焦鄉村數字化建設工作開展深入調研與志愿服務活動,全面了解楊堤鄉在鄉村數字基礎建設、鄉村數字經濟發展、鄉村數字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進展及應用成效,并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科學掌握村委、村民、游客、企業等多元主體對數字化建設的理解與實際需求。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VR全景影像采集等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實現信息賦能、服務下沉,讓數據“看得見”、技術“用得上”、群眾“得實惠”。
圖為團隊合照
實踐團隊在與村委工作人員、聯通駐村負責人開展座談交流會過程中了解當地數字化建設現狀、產業發展需求及未來規劃方向,并向聯通駐村負責人展示團隊實踐成果。實踐團隊圍繞當前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在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搭建等內容展開深入探討,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將學術研究與志愿服務相結合,聚集當地特色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探索數字化發展路徑,為后續制定精準幫扶方案奠定基礎。
圖為實踐團向聯通駐村負責人了解楊堤鄉數字化建設情況
圖為實踐團隊員觀摩學習楊堤鄉數字治理平臺應用場景
圖為實踐團向聯通駐村負責人展示團隊實踐成果
實踐團結合學院專業優勢,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VR全景影像采集等數字技術獲取楊堤村、浪石村等村落三維空間信息,構建傳統村落遺產空間點云模型,搭建重要景觀節點全景影像數據庫,拍攝制作村落公益宣傳視頻,針對鄉村旅游從業者開展數字技術應用培訓志愿服務活動。為鄉村綜合治理平臺提供數據基礎,消除村民“數字壁壘”,拓展鄉村“數字+文旅”應用場景,探索數字鄉村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徑,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
圖為實踐團隊員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鄉村點云模型構建
圖為實踐團隊員利用無人機采集鄉村空間信息
圖為實踐團隊員利用全景相機采集鄉村全景影像
圖為實踐團隊員拍攝楊堤鄉公益宣傳視頻
桂林理工大學“智匯漓江,數字興村”實踐團將學術調研與志愿服務創新性結合,深入漓江流域傳統村落開展實地考察。團隊聚焦鄉村治理現代化與數字鄉村建設,積極探索傳統文化保護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路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以新媒體為傳播載體,系統開展傳統村落優秀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與宣傳工作,為推進傳統村落保護與現代化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深化了團隊成員對傳統村落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更通過創新實踐為傳統村落的文化傳承與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與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