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14時,北京化工大學“沈韻傳紅鄉(xiāng)興逐夢”實踐團師生走進沈陽北大營遺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地,北大營遺址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戰(zhàn)的偉大開端,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實踐活動開始前,實踐團與館方負責人共同舉行了莊重的教育實踐基地掛牌儀式。
在遺址現場,斑駁的磚墻和深嵌的彈孔無聲訴說著1931年的歷史。師生們參觀了復原展區(qū)和專題展廳,通過珍貴文物和史料,深入了解當年的抗戰(zhàn)歷程。在鐫刻著1085名英烈姓名的紀念墻前,師生們肅立默哀、敬獻鮮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
活動期間,實踐團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傳播形式,組織開展了“我講抗戰(zhàn)愛國故事”短視頻拍攝。師生們以北大營遺址為背景,通過鏡頭深情講述英雄事跡,還原歷史場景,讓抗戰(zhàn)精神以更鮮活的方式觸達當代青年。
“每一處彈痕都是歷史的見證。”帶隊教師方婷表示,實地學習讓紅色教育更加生動深刻。活動期間,師生們還圍繞遺址保護、歷史教育等話題展開交流,探討如何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此次實踐活動讓青年學子更加堅定了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同學們表示,要將學習收獲轉化為奮進動力,在新時代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