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2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拾光智者”暑期社會實踐隊先后走進土樓村、南山村等地,開展“AI承淮韻·智影續(xù)淮章”公益活動。隊員們把課堂所學的AI圖像修復技術,變成一臺“移動老照相館”,專門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修復、放大、打印泛黃老照片,用一行行代碼、一張張新片,為鄉(xiāng)村記憶添彩。

一臺ccd、一臺便攜打印機,就是他們的全部“行頭”。老人把壓在箱底、已經開裂、霉斑點點、不足兩寸的黑白照片遞過來,學生先相機掃描,再用AI修復軟件一鍵去劃痕、補缺失、提清晰度,最后現場打印光面照片,當場交到老人手里。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

78歲的王爺爺帶來1965年的軍裝照,原片已裂成三瓣。AI修復后,照片上的領章、帽徽清晰如新。老人捧著新片直抹眼淚:“像又見到22歲的自己。”82歲的李奶奶拿來1979年的“五世同堂”全家福,原片只有小拇指指甲蓋大,修復放大到12寸后,曾孫手里的撥浪鼓紋路都看得清。她趕緊讓孫子用手機翻拍發(fā)到家庭群:“外地親戚也能看清了。”

離開村口時,老人們把剛裝好的相片抱在胸前,像捧著重新亮起的青春。孩子們追著大學生問下次什么時候再來。隊員們把最后幾張打印好的照片遞過去,笑著說:“照片已經留在你們手里,什么時候想再看,它都在。”傍晚的霞光照在新舊兩張面容上,仿佛把幾十年的時光輕輕疊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