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市東山社區活動中心,一幕幕溫暖畫面正在上演: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青年學子們,指尖在鍵盤上飛舞,屏幕中一張張泛黃、折損的舊照片褪去時光的痕跡,重新煥發光彩;黑白影像在智能算法的點染下擁有了鮮活色彩;鏡頭前,老人們綻放笑容,嶄新的照片被鄭重地打印出來,交到他們布滿歲月印記的手中。
本次“科技賦能,溫情助老”三下鄉實踐活動,淮師大計科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十余名志愿者組成實踐團隊,將專業所學精準應用于服務社區老人這一特殊群體。活動現場,學生們運用前沿的圖像處理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耐心細致地為老人們修復因年代久遠而破損、模糊的老照片——無論是消除折痕、填補缺損,還是利用智能識別技術為飽含歷史記憶的黑白照片精準還原符合時代特征的色彩,技術的力量讓塵封的影像重新鮮活。對于許多沒有合適老照片的老人,團隊架起專業設備,精心布光取景,現場拍攝并即時打印裝幀,為他們留下一份份當下生活的美好紀念。

淮師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始終致力于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與社會服務深度融合。此次東山社區之行,是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子踐行“科技向善”理念的生動實踐。他們不僅運用專業技能解決了老人們珍視的“記憶保存”難題,更在服務中深刻理解了技術的人文關懷價值。帶隊負責人指出:“同學們用AI算法修復的不僅是照片的像素,更是修補了時光的縫隙,用科技為老人們守護住情感的載體。這既是一次成功的專業實踐,更是一堂生動的科技倫理與社會責任課。”

此次三下鄉活動,淮師大學子以專業技能為依托,以真誠服務為紐帶,在東山社區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溫情篇章。當尖端的智能技術遇見最樸素的情感需求,青年一代以實際行動證明:科技的溫度,足以溫暖歲月,照亮記憶深處最珍貴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