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2025年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部署,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新突擊隊與城南社區、蓮新社區開展結對共建,充分發揮團隊成員在英語教育、法律科普、視覺設計等專業所長,以龍元素為核心,構建“非遺+”融合服務新模式,創新服務模式,推動青年大學生深度參與基層治理,為社區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專業力量。
非遺彩扎:指尖匠心,青春傳承
非遺彩扎的傳承,是青年學子與傳統技藝的深度對話。2024年11月,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新突擊隊采訪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彩扎(中山起灣金龍)第五代傳承人楊達華老師,并參觀了大型金龍展示和了解了歷史淵源。隨后,楊老師示范了起篾骨扎形、裱糊、設色等關鍵工序,并指導隊員們完成彩扎魚作品。在傳承與創新中,青年學子們為非遺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春賦能:調研繪就民生新畫卷
7月7日,藝新突擊隊深入城南社區和蓮新社區,通過“線上問卷 + 線下走訪”開展調研。他們走訪社區工作人員、銀齡長者、青少年及家長等群體,共發放250余份問卷。結果顯示:75%的兒童期待“英語 + 手工”融合課程;71%的居民希望社區微更新,83%建議井蓋彩繪;67%居民希望普法互動化等。
校地雙方據此聚焦“青少年成長、環境美化、法治教育”,策劃“非遺傳承 + 環保彩繪 + 趣味普法”項目,為社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專業賦能:非遺活化與社區治理實踐
活動一:非遺雙語夏令營
7月7日,藝新突擊隊結合前期調研結果(75%的兒童期待“英語 + 手工”融合課程),聯合非遺傳承人楊達華老師和felt團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繪本教學團隊),在蓮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非遺雙語親子夏令營,30余名兒童參與。
活動二:雙語環保彩扎龍手工課
7月11日,藝新突擊隊結合前期調研結果(超70%的居民期待“親子手工+環保教育”活動),由團隊英語專業的隊員擔任主講人,在祈安苑鄰里文化家·香山書房舉辦“變廢為寶”雙語彩龍課堂,約40名社區兒童及家長參與。
活動三:非遺創意普法
7月12日,團隊結合前期調研(67%居民盼互動式普法),在祈安苑社區廣場設“彩扎普法小站”,聚焦社區法律熱點,由團隊法學專業的同學提供“一對一”咨詢,發放70余彩扎普法手冊,制作龍元素KT展板,用粵語講解,增強親和力。
活動四:非遺彩繪井蓋
7月13日上午,藝新突擊隊結合前期調研(83%居民盼美化井蓋,74%家長期望兒童參與社區微更新),在城南社區祈安苑完成4處井蓋更新。團隊視傳專業同學設計金龍主題圖案,吸引眾多兒童參與創作,路過居民紛紛點贊。
成果豐碩:非遺活化實踐,成功“破圈”
在17天內,藝新突擊隊深入城南社區與蓮新社區,累計回收問卷300余份,服務居民400余人次。圍繞文化、環保、法治、美育四大場景,團隊精準對接居民需求,成功破解社區治理難題,收獲廣泛好評。
基于調研和實踐,團隊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形成《社區調研與實踐報告》,為后續活動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制作并留存普法手冊與KT展板于社區,持續發揮宣傳作用;三是反饋數據顯示,雙語環保彩扎龍手工課“5分非常滿意”達92.7%,非遺創意普法達81.2%,非遺彩繪井蓋達87.2%。
此次實踐通過非遺活化與多元場景融合,成功“破圈”,展現團隊專業亮色與青春活力。環保活動受蓮新社區歡迎,已預定8月續辦;井蓋美化契合城南社區需求,后續批次已排入日程。團隊獲社區干部高度認可,城南社區黨委委員劉炳強評價:“活動接地氣、辦得好,盼你們再來!”并為團隊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未來,藝新突擊隊將繼續深耕專業知識,匯聚青春力量,持續為社區治理現代化注入智慧與活力,助力社區發展邁向新臺階。